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河南省2022年花生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22-06-15

      目前,我省陆续进入春、夏播花生备播阶段。根据我省自然、生产条件和市场需求,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站会商河南省花生产业技术体系有关专家,提出河南省2022年花生生产指导技术意见,供各地参考。

      一、做好产前备播

      (一)种植制度安排。按照中央有关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做好产区粮油轮作、麦油复种规划。花生连作区要推行花生与玉米等粮食作物2~3年的轮作换茬,改善土壤环境,减轻连作障碍,平衡土壤肥力;粮食连作区可轮作花生,发挥花生根瘤菌固氮作用,建立以油促粮、粮油双增的农业良性循环。

      (二)农资农机准备。统筹疫情防控与花生生产,按照花生生产计划备好种子、肥料、农药、农机等生产资料,保障疫情防控期间的生产需求。指导农机化合作组织及时与服务对象开展对接,提前做好农机具保养、调试和检修,保证播种质量和农机跨区作业进度。

      (三)土壤深耕深翻。推广深松深翻技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春花生播前提早撒施底肥,深耕耙耢,耕深25~30cm达到土层平整、疏松细碎,上虚下实;麦套花生和麦后夏花生提倡前茬播前深耕,麦收后秸秆粉碎还田。麦后夏花生在麦秸粉碎(<5cm)深翻后旋耕15~20cm,耙平耙匀。连作地块深耕深翻30~33cm,平衡调节养分,灭杀病虫卵,降低病虫害发生基数。

      二、提高播种质量

      (一)选择专用品种。根据产品销路,选择榨油用、食品用、出口用等优质专用品种。豫西豫西南小果区选用生育期<115d的珍珠豆型和普通型小果品种;沿黄及黄河故道大果区选用生育期<125d的普通型中早熟大果品种;青枯病、果腐病易发区选用高抗品种。同时要注重品种的成熟一致性、果柄韧性等适宜机械化生产性状。

      (二)种子精选处理。播种前15d带壳晒种2~3d,晒种选择在晴天上午10时左右荚果摊晒厚度7cm,避免水泥地、柏油路、金属板晒种,防止高温伤种影响发芽率。剥壳后剔除霉变、破损、发芽种子,选择饱满、整齐、亮泽、完好籽仁分级播种。机械脱壳种子先做发芽试验,根据发芽率确定播量。播前药剂拌种或包衣,阴干后播种。

      (三)适期适墒播种。播种时土壤相对含水量60%~70%为宜,要适时灌溉造墒或抢墒播种。春花生适播期4月20日~5月1日,掌握大粒型、小粒型、高油酸品种播期分别为5㎝地温稳定在17℃、15℃、19℃以上;地膜覆盖播期比露地提早10~15d;麦套花生在麦收前10~15d结合小麦灌浆水趁墒播种;麦后夏花生在6月15日前抢时抢墒播种。来不及造墒可先播种后浇蒙头水。抢墒播种要做到有墒不等时,时到不等墒。

      (四)机械规范种植。一是春、夏播花生机械化起垄种植。规格80~90cm一带,垄宽55~60cm,沟宽20~30cm,垄深12~15cm,一垄双行。春花生整地后起垄播种,麦后夏花生在麦收碎秸旋耕后,用起垄播种机完成起垄开沟、侧深施肥、精量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道工序复合作业。二是麦套花生规范化种植。麦播时设置前后茬布局80㎝一带,垄面宽40㎝,垄沟40㎝,垄沟内播2行宽播幅小麦,次年5月中旬垄面机播两行花生,麦收后顺沟机械中耕灭茬追肥、培土扶垄,花生形成垄宽50~60cm、沟宽20~25cm、沟深12~15cm、一垄双行种植模式。三是单粒精播。播深3~5cm,种植密度18000~22000株/亩。种植密度和垄距依据地力和品种特性调整。

      三、推进绿色发展

      (一)科学配方施肥。一是根据测土结果配方施肥。在秸秆还田、增施腐熟有机肥的基础上,亩施纯氮(N)7.5~12kg、P2O56~8kg、K2O6~8kg(不缺钾土壤可酌情免施或少施钾肥)。二是根据不同种植制度施肥。春花生磷、钾肥与有机肥全部基施,氮肥基施80%、追施20%;夏花生提倡前后茬统筹施肥协同增收。麦套花生可在3月下旬至4月初有机无机肥结合,追施小麦返青拔节肥,既促进小麦增产,又为花生预施底肥,麦收后结合灭茬追施尿素5~8kg/亩促花生的发苗;麦后夏花生前茬增施底肥,播种时种肥异位同播,苗期酌情追施氮肥。三是根据土壤特点施肥。生茬地提倡氮肥减20%~30%+根瘤菌拌种;酸化土壤可适当增施石灰、钙镁磷肥、生物菌肥;多年连作地块建议施用有机水溶肥调理修复土壤,平衡养分,减轻土传病害。四是根据生育进程施肥。播前施基肥、苗期追肥的基础上,中后期叶面喷肥。选晴天下午叶面喷洒0.1%~0.3%磷酸二氢钾溶液(或0.5%的过磷酸钙澄清液)+1%~2%的尿素稀释液+芸苔素内酯,每隔7天喷1次,连喷2~3次。并根据土壤养分丰欠情况,注重硼、锌、钼等微量元素叶面补充。

      (二)全程统防统治。播种前采用清洁田园、轮作倒茬、深耕改土、平衡施肥等农艺防控病虫草害。播种期在选种、晒种基础上,用符合绿色生产标准的杀虫剂与杀菌剂混合拌种或包衣防治花生根茎腐病、白绢病、苗期蚜虫、蓟马以及蛴螬、蝼蛄、金针虫等病虫害。生长期“四诱”+药剂协同防控。虫害优先考虑按产品说明开展灯诱、性诱(性诱剂)、食诱、色诱(黏虫板)防治的基础上,酌情在幼虫低龄期进行药剂防治;病害在农艺防治的基础上选用高效安全化学药剂,在田间发病率达10%~20%时喷洒防治。出现死棵时,要及早拔除病株带出田外。

      (三)减少地膜污染。地膜覆盖栽培要选用诱导期适宜、展铺性良好、降解物无公害的可降解地膜或厚度0.01±0.002mm的聚乙烯地膜。收获期捡拾残膜,减少秸秆与环境污染。

      四、加强田间管理

      (一)查田查苗补种。每块地机械播种结束后,严格按照农艺要求,人工完成起垄、施肥、播种、喷药、覆土等工序,确保播种质量,为苗全、齐、匀、壮打好基础。花生出苗后发现缺苗要催芽补种,或提前在田边地头预备小苗床,待幼苗2~3片真叶时带土移栽。

      (二)中耕除草扶垄。露地春、夏播花生在播种后1~3天,用适宜的芽前除草剂喷施地面封闭除草,或出苗后杂草3~5叶期选用苗后除草剂喷洒杂草。麦套花生在麦收后机械灭茬松土,以利促根、壮苗、除草。花生封垄前垄间机械穿沟培土,做到沟清、土暄、垄腰胖、垄顶凹,促果针入土结实。

      (三)及时防旱排涝。按照花生生育时期“两湿两润”(播种出苗期和花针期、结荚期土壤相对持水量60%~70%为宜,苗期、饱果期土壤相对持水量50%~60%为宜)需水规律做好水分管理。足墒播种的花生,幼苗期一般不需浇水;花针期和结荚期如遇干旱适量浇水;饱果期遇旱小水轻浇润灌;降雨较多季节要做到“三沟”通畅,防涝除渍。

      (四)适时控旺促壮。墒情充足、肥力较高田块,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即盛花末期(始花后40~50d)大果花生株高>40cm、小果花生株高>35cm,群体过早封垄,植株有徒长趋势时,每亩用5%烯效唑可湿性粉剂20~30g兑水20kg或者用10%的调环酸钙悬浮液30~40ml兑水20kg叶面均匀喷雾,控制旺长。

      五、抓好风险防控

      (一)生产风险防控。及早修整好排灌设施,做好防旱防涝准备。科学管理与收储,防止田间及收获环节黄曲霉毒素污染。根据种植规模,提前准备收获烘干机械与仓储设备,防范雨天收获晾晒不及时,影响产量品质。

      (二)市场风险防控。推广优质花生规模化专种、专管、专储、专用模式,做好基地与产品加工企业、副产品利用企业的产销对接,实现优质产品的经济价值,拓宽综合利用途径,促进农民增收、产业增效。发挥保险兜底和期货市场调控作用。做好市场价格跟踪分析和市场供求信息发布,引导花生生产健康稳定发展。

      (来源:河南省经济作物推广站)